2025年9月21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312期靈泉

 

2025年9月21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312期靈泉

[在小事上忠信的,在大事上也忠信;在小事上不義的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(路16:10)]

今天的讀經提醒我們:基督徒如何在世俗中生活,才能忠於天主。

在《亞毛斯先知書》中,先知嚴厲譴責那些藉交易之名壓榨窮人的人,指出天主絕不會忘記這些罪惡。這警告我們:財富若用來壓迫他人,終必成為審判的理由。金錢若淪為自私的工具,便會破壞人與人的關係,也使我們遠離天主。

聖保祿在《弟茂德前書》(2:1-8)勸勉信徒,應為所有人祈禱,尤其是為掌權者祈禱,使社會能在平安與公義中運行。祈禱不能只局限於自身的需求,而要具有普世性的胸懷,因為天主願意「所有的人都得救,並得以認識真理」。當我們舉手祈禱時,應以純潔無私的心,把一切交托於天主。

在《路加福音》(16:1-13)中,耶穌講述「不義管家的比喻」。雖然管家不誠實,但他懂得把握時機,為未來作準備。耶穌並非鼓勵不義,而是提醒我們要善用世上的資源,去行愛德、幫助他人。如此,我們才能在天主前積蓄永恆的財富。祂明言:「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。」若金錢成為主人,我們就失去自由;若以財富作為愛的工具,則能成為天主所喜悅的忠僕。

三篇讀經合而為一的信息是:財富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若一味追逐金錢,最終會遠離天主;但若以祈禱、分享與慈愛去善用財富,我們就能在世俗中保持忠信,蒙受天主悅納。

今天,讓我們反省:我是否曾被錢財奴役?是否願意把時間、才能與財物轉化為愛德行動?願聖神助佑我們,成為合乎天主心意的好管家。

Posted in 靈泉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