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27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堂區報告

2019年7月27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28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靈泉

[你們求,必要給你們;你們找,必要找到;你們敲,必要給你們開門。(路11:9)]

今天的福音提出一個我們生活中的基本課題:祈禱。第一篇讀經為進入這個課題鋪路,講述亞巴郎為一個犯罪的城市向天主求情的經過。門徒們從耶穌身上意識到,為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,祈禱這件事是何等地重要。

所以門徒們要求主耶穌教導他們如何祈禱。耶穌並沒有講述有關祈禱的「理論」,而是直接給予一個簡短的祈禱格式 ─ 天主經。天主經裏,耶穌教我們親切地稱天主為父,不但對祂欽崇敬拜,還認識自己的責任,協助將基督的國帶到人間,並把自己的過去、現在及將來完全放在天主的手中。

在我們的生活中,天主就是這樣顯示自己的。如果我們沒有開放的心懷和眼目,我們就認不出他。要是我們順從天主給我們的提示,我們便能感覺到,他真的在我們的生命中存在並且主動行動。耶穌幫助我們得到只靠我們人的力量無法達到的成果,在愛的方面尤其如此。耶穌在我們心中激起愛德的動力,使我們能夠一點一點地改變著我們周遭的環境。

耶穌接著又用比喻教導門徒祈禱的態度,也就是要持續不斷地祈禱。運用三個朋友的彼此互動關係來教導門徒,而得以在祈禱的道路中向前躍進。耶穌還對這比喻提出更具體的解釋,連續以三個命令句的形式簡潔地說出,誰如果像這個比喻中的人一樣,不斷地「祈求」、「尋找」、「敲門」,他的祈求就必然會得到答允。

最後耶穌講述了一般家庭情況的比喻,教導門徒懷著信心祈禱;父親總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失望。如果上述的事情對並非十分聖善的門徒都是理所當然的,那麼對於天主而言,更是自然而然的。耶穌在結論中清楚地稱天主為「父」,並強調祂將要由天上把「聖神」當作最好的禮物賜下。

耶穌教導門徒們懇切不懈地祈禱,這些教導不但針對祂當時的門徒和初期教會的宣講者,也及於今日信眾。激勵我們不要因似乎看不見效果而放棄祈禱,反而必須持續不斷地祈禱。

2019年7月21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21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靈泉

[瑪爾大把耶穌接到家裡。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。]

瑪爾大很忙,因為請耶穌吃飯不是件小事,他一來,連十二門徒,最少就是十多個人,預備這樣的一頓飯,當然很忙。

妹妹瑪利亞卻「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」(路10:39)沒有幫忙,其實,她也是做著和瑪爾大同樣的事,就是在伺服耶穌,聽他講話。

可惜瑪爾大太忙了,沒有看出瑪利亞的心意,以為妹妹袖手旁觀。這樣一比較,心裡就不舒服,言語間還責怪耶穌,原來她忙碌是為了好好款待耶穌,如今卻反過來,要耶穌幫她評理似的。

不過,因忙碌而忘記了為甚麼忙碌的,不只是瑪爾大一個人。在香港營營役役的人很多,忙了一大堆而忘記了為甚麼要忙的人,可多著哩!但如果忘記了忙碌的原因,最終會導致精神、靈性的死,如同行屍走肉一樣,心神死了。耶穌的話也許會使瑪爾大傷心難過,認為耶穌不體諒自己,偏袒妹妹。不過,這為她也可以是當頭棒喝,叫她有機會停下來,反省一下如此忙碌的原因。

這不是說瑪利亞的選擇比瑪爾大更好,或是說祈禱靜修比使徒服務更好,其實,不管哪一種選擇,不管哪一種生活,我們都應以主為生活的中心,因為我們「所有的人都在基督內達至圓滿」(參哥1:28)。如果瑪爾大能安於自己以忙碌來伺服耶穌,也樂於看到妹妹以陪伴來分擔待客的工作,那麼,她不也是選擇了為她最好的一份嗎?

現在我們還有甚麼要忙的嗎?但願我們不會忙於爭取分秒,而忘記永生,否則,那就是真正的死亡!

2019年7月21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堂區報告

2019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堂區報告

2019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靈泉

主,你的話就是神,就是生命;唯獨你有永生的話。(若6:63,68)

猶太人每日兩次朗讀法律中有關愛天主的誡命(申6:4-9),後來耶穌提出第二條誡命 – 「愛人」,這與第一條誡命是一樣重要。也許法學士聽過耶穌有關愛主愛人的道理,就拿這道理回答耶穌的反問。耶穌稱讚法學士的回答並勉勵他為承受永生,應去實行這條大誡命。

法學士進一步問耶穌誰是近人,這是一條非常難答的問題,按法利塞人的說法,僅是謹遵法律的猶太人纔彼此是近人,是真以色列人。耶穌為解釋近人的道理,便虛構了一個故事。遇難者可能是一位猶太人,或是一位外邦人,耶穌在此舉出的是一位司祭及一位肋未,這兩種人原是法律的代表及維護人。按他們的教律,他們比別人更該可憐窮人,但是他們見了這個滿身血污的罹難者,不屑走近探視。

耶穌為特別闡明愛的誡命,在舉出司祭及肋未兩種人的冷酷無情之後,即刻托出一位撒瑪黎雅人,作為愛近人的模範。這個撒瑪黎雅人只見到遇難的這個人,與自己一樣是一個人,雖然這人與自已並非屬於同族同教的人,仍然動了惻隱之心。事實上,這可詛咒的撒瑪黎雅人卻成了近人,耶穌於是勸那學士照那撒瑪黎雅人的善表,去行愛德的誡命。耶穌以撒瑪黎雅人對那不幸的猶太人表現的愛德,願意教訓人一個愛德的金科玉德﹕應愛你的近人,不僅限於同國、同教的人和親友,而是涵蓋每一個人,連仇人也包括在內。

各位兄弟姊妹,我們要效法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消除偏見、驕傲和自私的心態,懷著兄弟的愛德關懷,照料近人的生命及為度相稱尊嚴生活所需的資源,好能建立真正兄弟情誼的社會。此外,基督徒要以慈善事業和愛德行動,踐行哀矜神工,即幫助人在肉身與精神上的需要,其中施捨窮人是兄弟友愛的主要見證,實踐天主的正義。司鐸在修和聖事中的慈父角色,代表為罪人包紮傷口的慈善撒瑪黎雅人。上主,求你的聖神塑造我們像你聖子一樣,愛主愛人,實踐慈善,亞孟。

2019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第988期靈泉

[那裡如有和平之子,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。(路10:6)]

今個主日的三篇讀經,都是說出「平安與喜樂」,這也回應了耶穌誕生時,天軍與天使一起讚頌天主說:「天主享受光榮於高天,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!」。(路:2:14)

耶穌基督的誕生,就是救恩史的開始。主願意我們罪人得救,給予我們平安與喜樂。主基督用了三年多的時間,去醫病人、幫助弱小、驅魔、去行奇蹟、傳掦天國的來臨,叫人悔改。在祂為我們罪人而犧牲前,祂召叫了十二宗徒外,還召叫了七十二門徒。目的是為了日後傳福音到普天世界全人類。

為了教導我們如何處理教會事務:如福傳、牧民及最重是我們的信仰是什麼,祂說教給門徒,要將「平安」給予祂的人民;宣講天國已臨近,要他們悔改;給人類自由選擇信與否;所有特恩和權柄都是天主所賜,不能自誇自賞而沾沾自喜,但是為做了好事而邁向天國而喜。

耶穌派遣門徒時,是「兩個兩個」的去,分開去「各城各地」。二人同行,有商有量、互相容忍,互相鼓勵,互相提點,互相扶持。這樣門徒才可生存及延續。團體生活的精神亦是這樣。除了福傳外,還要做好事:醫病人和驅魔等。他們的特恩和能力都是天主所賜的,他們不能單靠自己,要信靠主,這點可作我們教會的榜樣。祂也提醒門徒(及我們)自己要做好本份,努力工作,不要帶給別人負累。不要記掛世間的物質,主自會照顧。這些都是基督徒的精神。

在現代生活𥚃,基督徒的精神也可用到社會公益上,如尊重工人的權利和義務,給予合理工資及福利;保護環境,善用及分享資源等等。

主,請祢賜給我們平安與喜樂,常能深入省察自己的良心而悔改,作祢的福傳與和平的工具,亞孟!

2019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堂區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