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7日常年期第八主日堂區報告

2022年2月20日常年期第七主日第1125期靈泉

 

2022年2月20日常年期第七主日第1125期靈泉

[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。(路6:36)]

本主日的福音(路6:27-38)路加蒐集了幾段有關耶穌「愛仇人」的教導,不單為初期在社會中那群弱勢、缺乏保護、遭受迫害的初期基督徒團體,也為今天基督徒的我們,如何面對攻擊我們的仇人?

耶穌教導我們「應愛你們的仇人,善待惱恨你們的人;祝福詛咒你們的人,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。」(路6:27-28)這裏的「愛」耶穌並非指一般情愛之「愛」,要求人在情感上對仇人作特別的表達,而是指出一個人當面對他人不當待遇時,即使在張力與考驗下,一個人仍需與他人平和共處,甚至放棄自己抵抗的權利(路6:29-30)。耶穌的要求並非為了息事寧人,避免更大的報復,而是具有非常深層的理由:「你們願意人怎樣對待你們,也要怎樣待人。」(路6:30)這句話從十八世紀起就被稱為基督徒倫理的「黃金規律」,是對任何報復行動最絕對的批判。基督徒的倫理觀的根源是源於天主對人的態度:「上主富於仁愛寬恕,極其慈悲,遲於發怒。衪決不會常常責問,也決不會世世憤恨。祂沒有按我們的罪惡對待我們,也沒有照我們的過犯報復我們。」(詠103:8-10)當基督徒經驗到天主不斷地寬恕,從不施以報復自己時,他們也希望其他人像天主一樣對待他們,因此他們也如此善待他人。達味就是一個例子,當體驗到上主的寬厚仁慈時,他便毅然放棄殺害眼前在追捕他的撒烏耳的機會,更為他的仇人祈禱:「願上報答各人的正義和忠誠!因為今天上主把你交在我手裏,我卻不願伸手加害上主的受傅者。」(參閱撒上26:2-25)

當然「愛仇人」並非人性的自然傾向,所以耶穌說:「如果我們只愛那愛我們的,或者只善待那善待我們的」,就毫無特殊之處。(路6:32-33)耶穌的門徒必須超越人性的層面進到更深的層次,這個要求之所以成為可能,是因為耶穌的臨在與參與;基督徒永遠不要忘記,在我們和所謂的仇人之間還存著一位第三者,一個重要的角色:耶穌基督。由於我們從耶穌(天主)領受了豐富愛與寬恕的經驗,我們才得到愛的能力,因而能掙脫「報復律」的桎梏,超脫以牙還牙、以眼還眼的惡性循環。當我們和耶穌一起走向他人時,仇人就不再是仇人,因我們都是基督內的弟兄姊妹。

2022年2月20日常年期第七主日堂區報告

2022年2月13日常年期第六主日第1124期靈泉

 

2022年2月13日常年期第六主日第1124期靈泉

[你們歡喜踴躍吧!你們的賞報,在天上是豐厚的。(路6:23)]

本主日的福音是記載耶穌所講的「山中聖訓」, 但是當我們比較路加和瑪竇福音時,會發現其中有共同點,也有差異處。瑪竇福音講述的是真福八端,但路加祇寫出四福,然後再提出相對的四種禍害來作一個對比。

福音中指的那四類有福的人是一無所有的窮人、缺乏食糧飢餓的人、在痛苦中哭泣的人與及為跟隨耶穌而受逼迫的人。緊接在四個祝福之後,耶穌也提出四個嚴厲的詛咒,而那四種有禍的人則是物質富有的人、飽飫的人、現今歡笑的人與被眾人誇讚的人,衪以先知般的口吻警告群眾,上主必將懲罰,因為富人享盡現世的福樂,得到了安慰而導致他們忘記了天主,飽飫的人必將飢餓,現今歡笑的人將要痛哭,受眾人誇讚的人將會遭受如舊約中的假先知一樣的報應。

評論誰人有福,那種人有禍時,在耶穌的眼中,與世俗人的看法是有很大的不同,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。作為一個基督徒,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有思想上的更新,要生活像基督,思想像基督,將福音的價值觀作為自己生活和行事的最高原則。今天的福音啟發我們要有一個新的思維,覺得有欠缺的人是有福的,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不足或遇到苦難時,感到十分需要天主的人是有福的。相反,若不感到有欠缺,自命在物質上富足,過著奢華逸樂生活的人,與及那些經常受人誇讚的人是有禍的,因為他們心裏只有自己,沒有天主。

人往往在順境時會忘記天主,那些在世上擁有太多物質,太多財富的人有時真的較難接觸到天主,而我們往往在遇到逆境時才急急向天主祈禱求救,在艱難困苦時才能尋回自己的信仰,想起來有時都會覺得很諷刺。

2022年2月13日常年期第六主日堂區報告

2022年2月9日堂區報告

2022年2月6日常年期第五主日第1123期靈泉

 

2022年2月6日常年期第五主日第1123期靈泉

[划到深處去,撒你們的網,捕魚吧!(路5:4)]

「不要怕!從今以後,你要做捕人的漁夫!」

路加在福音中也說,耶穌基督要我們不要怕,儘管信祂、跟隨祂、按祂的話而做,就足夠了!不要因為我們是罪人、平凡人、有很多不足的人,就害怕起來。因為傳福音不是靠我們的能力,是因着耶穌基督的奧跡,祂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寵,恩典和愛,才能成事。救恩是來自唯一的救世主 – 耶穌基督。

現在我們共同在全球性的災疫中爭扎,全人類都受傷了!變得弱了!變得貧窮了!變得孤獨了!變得無助焦慮了!我們還承受着因世界快速進步,令到傳統信念和價值,日漸瓦解而帶來的迷惘和不知所措,這就是盧雲神父所說及的「無父」的世代(自我中心,抗拒傳統,無根的世代)。「一個人的價值並不依靠長輩們的評估及論斷,我們現今的世代,價值觀已大大轉變,……..而是靠他(她)自己的作為。」《負傷的治療者》

在現今的「受傷社會」中,在「無父」(權威)的社會中 ,我們怎能做漁人的漁夫呢?

1)要有愛:耶穌基督孝愛天父並熱愛人類,不惜犧牲生命,他自由地接受痛苦而沒有被痛苦扭曲他的人性,顯出祂愛的光輝。

2)要關懷有憐憫之心,耶穌與人同哭泣及安慰哭泣的人。(若11:32-36,路20:41-44)耶穌基督的善良與同情心,就是祂權威的核心,也是權威的本質。

3)走在人群中,用同行和愛去發揮領導的權威,使人走向祂。教會承認自己有傷痕、有缺陷,需要耶穌基督的治癒。這就是以自己的「痛苦和創傷」來向人類傳遞治療性的救贖。         教會是「負傷的治療者」也是同路人,不斷治癒和轉化,被治療作見證,不斷宣告被治愈的希望和喜訊。

4)交談:教宗方濟各在他的通榆《眾兄弟》中,極力主張用「交談」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了解,從事福傳的工具。事實上,人類的整個救恩史,「無非是天主與人之間神妙         而又漫長的交談和對話」

2022年2月6日常年期第五主日堂區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