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16日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第1046期靈泉

2020年8月16日常年期二十主日第1046期靈泉

「婦人,你的信德真大」(瑪15:28)

耶穌帶來的救恩是為所有的人,不論是先於祂或後於祂的人,是以色列民還是外邦人,是認識或不認識祂。今日的福音正好談到這點。耶穌對客納罕婦人說:「我被派遣,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」。然而,在那客納罕婦人不斷的堅持下,耶穌終於治好了她的女兒。耶穌是真天主,但也是真人。不過,他持守的原則卻絲毫沒有改變,就是要求人的信德。

天主的計劃是有階段性的。從前外邦人拒絕了天主,如今卻因了猶太人的拒絕而蒙受憐憫。但如何才能得到天主的恩寵和召選,就是要猶太人有如同客納罕婦人一樣的信德。這樣,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才能產生效果。

其實天主也給了我們恩賜和召選,我們有沒有接受祂的憐憫呢?如果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領修和聖事,覺得自己遠離了天主,不用怕!請你記得祂對我們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收回的。如果你偶爾心動,記得起天主,誰說不是天主對你顯示祂的憐憫呢?如果你身邊有家人朋友仍未領洗,你邀請他認識天主,就是天主從起初就給了你的使命和召選。

愛,貴乎忠。天主已經顯示了他的忠信,我們呢?天主對我們愛的計劃從來就沒有改變過,祂希望我們對祂的愛有回應。

2020年8月9日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第1045期靈泉

2020年8月9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第1045期靈泉

 [小信德的人哪!你為什麼懷疑?](瑪14:31)

起初門徒以為見到「妖怪」,因為耶穌可以步行在海上,平復風雨!耶穌基督在宗徒們面前,施行這麼大的神能,是為要他們相信他就是天主子,除了「主」有誰能夠凌駕大自然?有誰有這力量呢?

當中提及「小信德的人」,瑪竇是指當時的宗徒們。如果沒有天主的啟示,沒有人能認識祂。「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;除了父之外,沒有人認識子;除了子,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,也沒有人認識父。」(瑪:11:27)

除了要當時的門徒相信祂是天主子外,祂還要現在的我們相信祂是天主子。怎樣可以辦到?就是從歷史中我們得知祂是主。耶穌基督所行的奇蹟奧蹟,一一的記錄在聖經書上。聖經書除了是一本信仰的真理書外,也是一本歷史書。耶穌誕生於白冷,在黑落德王執政時(瑪:1:1);受難前被當時的大司祭蓋法等人誣揑(瑪:26:57);受審於總督比拉多時(瑪:27:1-2)。這些人都是歷史中的人物,可以從其他歷史書中找到他們。天主子是活在我們當中的一份子。天主子誕生成人,在我們人類歷史中佔了祂的位置,讓我們有憑證去相信他就是「真的天主子」!

風暴非我們能控制,必須謙卑、感恩,因為這場風暴正是為我們的矢志,提供了磨練。主,就讓祢帶領我往天國去罷!

2020年8月2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第1044期靈泉

2020年8月2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第1044期靈泉

[人生活不只靠餅,也靠天主所說的一切話。(瑪4:4)]

今天福音記述首次增餅的大奇蹟。耶穌渡海到貝特賽達去的消息,不久就傳佈各處,許多人立刻成群結隊,繞過提庇黎雅湖北岸,到了耶穌去的地方。耶穌此行原想作暫時的休息。但仁慈的耶穌,一見群眾這樣緊相跟隨,有如無牧之羊尋覓牧人,遂大發慈心,先將病人治好,然後對群眾殷勤訓誨,一直講到太陽快要西落的時候,這完全是天主慈愛的表示。

在增餅奇蹟裡面,主耶穌拿起餅來祝謝後擘開,交由門徒分給群眾,讓人吃飽,這預示聖體聖事獨特食糧的豐盛,亦是人子所賜給人類取之不盡的永恆生命,唯一條件就是要求人要信從天主所派遣來的天主子,信從耶穌並不是僅指相信耶穌所講的道理,而是指「住在他內」(若15:7),即聖保祿所講的「義人因信而生活」(羅1:17)。當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,也用了猶太用餐的擘餅方式,而門徒因這共融行動認出復活的主,便開始教會紀念救主逾越奧蹟的感恩聚會。

在今日的感恩祭中,基督的話語和伏求聖神使餅酒成為基督體血,帶有感恩祭獻的罪赦與救贖、恩寵和聖化意義。聖體滋養靈性生命的成長,除淨小罪,成為信徒的必須食糧,並派遣我們在生活中見證基督,實踐愛德,關愛弱小,促進基督徒合一,期待主光榮地再來與永生。

2020年7月26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第1043期靈泉

2020726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第1043期靈泉

 [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。(瑪13:45)]

今天的福音主題十分清晰,就是論述信徒面對天國來臨時應有的態度。第一個比喻指出人面對有如珍寶的天國時,必須當機立斷地放棄一切阻撓他獲得這珍寶的事物,為獲得這至寶。第二個比喻的內容與第一個相似,卻進一步指出天國的邀請不只是為窮人而設,富有的人也被召進入天主的國。第三個比喻以撒網的類比,強調一切的人都是天主召叫的對象,因為天主願意人人得救。天國的價值無疑是至高無上的。世人由於愚昧,他們不知道和無法理解天國真正的價值。要洞悉天國的價值,我們必須敞開我們的心,甘心向主,讓天主的的恩典,來造就和光照我們。

耶穌對天國的比喻以麥子和莠子開始,並以好魚和壞魚作結論。對於世界上共存的「惡人」和「義人」,無疑我們需要耐心和包容,但也要用智慧來辨別他們。這個比喻再次鼓勵教會在傳揚福音時採納開放和自由的手法。這方法跟法利塞人的方法截然不同,因為他們充當為看門人和判官。開放的手法同時網羅了不合意的和合意的人,但這比喻是要告訴我們,這正是天主的方法。一些不合意的人會長大成為真正的天國子民,而一些看來是有前途的人卻最終負賣天主。

「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」(瑪13 : 52)。耶穌把他的門徒與那些合資格教授聖經的經師──作比較。瑪竇認為耶穌的門徒好像其他經師一樣,被賦予智慧、權威、對法律的正確認識,以及某程度上的先知默感。這些門徒汲取古代以色列豐富的聖經傳統(舊的)。但他們在天主藉耶穌的訊息和傳教生活(新的)所作最後自我揭示的光照下,解釋這舊的話。

在教會內擁有宣講職務的人,必須盡可能地認識有關天國的教導,並且能把所認識的教導實踐於生活中。他們就好像是「一個家主,從他的寶庫裡,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」。基督的福音必須不斷地被「重新」宣講,使之能對各時代具體的生活實況產生新的生命力;但是,耶穌所帶來的「舊的」救恩訊息,則永遠長存。耶穌基督是唯一真正的導師,祂的教導以及在祂的宣講中所開始的天國,必須被繼續宣講傳揚下去。

2020年7月19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第1042期靈泉

2020年7月19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第1042期靈泉

[父啊!天地的主宰!我稱謝你,因為你將這些事,啟示給小孩子。(瑪11:25)]

今天福音三個比喻中,其中麥子與莠子,耶穌說明田就是世界,撒好種子的人,就是人子;好種子,即是天國的子民,莠子是邪惡的子民,那撒莠子的仇人,即是魔鬼;收穫時期表示今世的終結。

已故楊鳴章主教曾在主日講道提到:「《瑪竇》所說的天國,是一個與基督同行的團體的成長過程,麥子和莠子極可能是同一人的展示。」說道認識他自己就是這塊田的一角,田中有石塊,有荊棘,還有除不盡的野草根苗。正因為人子豪不吝惜撒了恩竉的種子,才讓他落到田中這一個角落,他體會到自己的不足。許多辜負撒好種子的人一番美意,是因為被罪的包袱重壓着,缺乏信心,把持不定。天主會在今世終結時,會派遣天使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。故我們不應用現世的眼光去判斷別人的過錯,應等待最後審判日子來臨時,讓天主作出決定。

天主的慈悲寬仁多於注視人性的醜陋,學習主的良善心謙多於學習傭工的斤斤計較......所有人的信仰開始時就像芥子,而成長過程就像混在麵團裏的酵母,常是隱藏不露和緩慢的。要把一切不順心的物、事和人除掉後才能行善的話,我們的功行還有什麼價值?

智慧篇中提到:你雖掌有大權,但施行審判,卻很溫和,治理我們,極其寬忍,因為,權能乃屬於你,只有你願意,你就能行使。(智12:18)

我們常以為祈禱是為了改變外在的環境,其實要改變的,首在於我們的心靈。「聖神是按照天主的旨意,代聖徒轉求。」也讓我們求主開放我們的心靈,讓聖神臨在我們軟弱和堅強的時候,亞孟!

 

2020年7月12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第1041期靈泉

2020年7月12日常年期十五主日 第1401期靈泉

「你們的眼睛有福,因為看得見;你們的耳朵有福,因為聽得見。」《瑪13:16》

今日的福音是「撒種」的比喻,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罷!耶穌很喜歡用大眾能理解的日常生活比喻,簡單地使人明白天國的奧秘;當人聽了比喻,便要從中作出抉擇,這就是天主賜給我們自由的美好!

在「撒種」的比喻中,「種子」是天主聖言,「撒種者」是慷慨的耶穌,祂撒的「種子」具有生命力,能結出很多倍的果實來。然而,你的心田是一塊已經準備好接受「種子」的良田嗎?讓我們來檢視一下自己心田的狀況罷!

你是一個漠不關心的聽者嗎?當你聽到天主聖言,你會因耽於自我的計劃而不去理解天主的愛嗎?你會當天主的話是耳邊風,從不理會和遵從嗎?若是如此,「種子」便像撒在路旁一樣,找不到地方生根,撒旦也輕易地從你心中奪去了。

你或許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聽者嗎?當你聽到天主聖言,你願意接納,也有祈禱及愛人的心,但你卻不能持久,因為心中有厭倦或怠惰的石頭;你只憑自己的力量,沒有依賴耶穌,天主聖言在你心裡便難以生根,當你遇到患難或困逼時,天主聖言未能產生果效,你便容易感到沮喪和跌倒了。

你又可能被生活中種種的掛慮,或過份追求物質上的享樂及權力慾等,這些都使你的心充滿荊棘,這些荊棘也許是與天主相抵觸的惡習,使天主聖言在你的心內被窒息了,以致不能成長。

聽了「撒種」的比喻後,你會作出什麼抉擇呢?你希望天主聖言的「種子」在你心中結出果實嗎?讓我們努力去改造自己的心田,透過反省、祈禱及領受修和聖事,把心中的石頭和荊棘帶到耶穌跟前,讓祂親自淨化我們的心,使天主聖言的「種子」在我們心中紮根成長,結出豐滿的聖神果實罷!

2020年7月05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第1040期靈泉

2020年7月5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第1040期靈泉

[凡勞苦和負重擔的,你們都到我面前來;我要使你們安息。(瑪11:28)]

在今日的福音中,耶穌說出了什麼樣的人要欣然接受天國,耶穌之所以稱謝父,是因為父將救世的計劃瞞住了那些驕矜自誇,自命不凡的智者,而顯示給具有赤子之心的人。雖然這些人由天父獲得了這種認識,但這種認識仍是有限度的,事實上誰也不能完全認識天父和聖子,因為只有天父才可以完全認識自已的聖子,也只有聖子才能完全認識自已的父。但歸根究底,耶穌與父只是一個,誰看見了耶穌,就是看見了父,耶穌一生就是在啟示天主是愛,尤其藉著祂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至死。

在福音的末段,耶穌一方面是為召請天國的子民,另一方面也是為教訓世人,應懷著怎樣的心情才能進入天國。耶穌召請「凡勞苦和負重擔的」,他們因生活的貧苦與罪惡的壓搾,得不到真正的安息。但當他們一進入了天國,天國的君王耶穌便會賜給他們現世與來世的永久和平。作天國的一份子,就等於追隨耶穌、努力認識祂、愛慕祂、甚至為祂捨生。所以基督宗教事實上是種生活體驗,一種超性生活的實現。凡因愛而去跟從耶穌的,當然就會覺得祂的「軛是柔和的」,祂的「擔子是輕快的」。

必須承認人的有限性,當我們因人性的軟弱而失足,不可失望,因為我們的師傅並不是像那些嚴厲的法利塞人一樣,因為祂是「良善心謙的」,只要我們真心悔改,祂便忘卻了我們的過犯,待我們猶如愛子般。今天,基督在天上為我們祈禱,並教導我們以謙虛和信賴的心去接受天國,跟隨祂在教會內不斷悔改更新,以祂作為愛德生活的模範。

2020年6月28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第1039期靈泉

2020年6月28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第1039期靈泉

「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,不配是我的。」《瑪10:38》

耶穌說:「我來不是為帶平安,而是帶刀劍。」指出祂的福音具有一種要人做抉擇的絕對力量,人們會因著選擇信從或拒絕福音而決裂。耶穌要求人愛祂超過愛自己的父母和兒女!這是說,當親人成為他們跟隨耶穌的阻礙時,他們仍應該跟隨耶穌。

跟隨耶穌的最高層次是要「棄絶自己」:要如耶穌所說:「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,不配是我的」,說明凡願意跟隨耶穌的人也應「棄絕自己,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」,甚至喪失性命。

「誰獲得自己的性命,必要喪失性命;誰為了我的緣故,喪失了自己的性命,必要獲得性命。」說明誰若為了耶穌失去「世上」的生命,必將在天主內獲得不朽的生命。他們經歷了嚴苛的命運之後,必將獲得永恒的生命作為酬報。對福傳者而言,他們的報酬固然是在天上,但他們在現世也將得到很好的接待:凡是善待他們的人,也必有天上的賞報。

耶穌的教導和宣講將透過門徒和基督徒繼續傳向普世。福傳使徒要盡一切力量維護福音的絕對價值,甚至犧牲性命。為福音而工作的人,在現世「決失不了他的賞報」,但其實最大的賞報是「藏在天主內的永遠的生命」(哥3:3)。

2020年6月21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第1038期靈泉

2020年6月21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第1038期靈泉

「凡在人面前,承認我的,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,也必承認他。」《瑪10:32》

在本主日福音(瑪10:26-33)中,耶穌勸勉門徒在宣傳福音事工上,三次用了「不要害怕」等字句。

 不要害怕傳福音:門徒要知他們所信的福音是真理。既是真理,它必得到最後的勝利。「沒有遮掩的事,將來不被揭露的;也沒有隱藏的事,將來不被知道的」。傳福音的人不用害怕,因為他們所傳的內容,不是來自自己,而是來自基督。「不害怕」的能力是來自福音本身,而福音的真理比傳福音的方法更重要。因此,耶穌吩咐門徒把衪在暗中給他們所說的,「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報告出來」;他們由耳所聽到的,「要在屋頂上張揚出來」。

 不要害怕傳福音時所遇到的阻力:沒有一個時代傳福音是輕而易舉的事。耶穌時代的門徒要承受著來自家庭、社會和政治的壓力。基督信徒不能事事妥協,為了堅守原則,會經常受到迫害,但耶穌吩咐門徒不要害怕,提醒他們反對勢力及壓迫者只能傷害其肉身,卻不能傷害其靈魂。門徒需要敬畏的是那主宰著人的肉身與靈魂的天主,而敬畏上主就是智慧的開端。

不要害怕乃基於對天主的完全信賴:基督信徒應相信天主特別眷顧傳福音,為祂工作的人。耶穌提酲門徒,也提醒我們:只值半個銅錢的麻雀,牠的一舉一動,天父尚且照顧到,何況是尊貴的人呢?仁愛和認識我們(連頭上有多少根頭髮)的天主怎不知道我們的處境與需要?基督信徒對天主的敬畏與依賴之情足以克服對迫害者的恐懼,因而勇於宣揚福音和見證基督的信仰。

2020年6月14日耶穌聖體聖血節 第1037期靈泉

2020年6月14日 耶穌聖體聖血節 第1037期靈泉

「那吃我的人,也要因我而生活。」(若6:57)]

以民向天主呈奉餅酒和大地初果,並以逾越節的無酵餅紀念主拯救他們出谷;曠野中天降瑪納使他們謹記天主聖言才是生命之糧,而日用食糧卻是天主預許福地的保證。耶穌遵照猶太人在逾越節晚餐前舉起祝福之杯,又以擘餅與祝福建立了聖體聖事,並邀請祂的門徒藉分享餅酒與祂進入愛的關係。今天教會繼續藉著聖言和聖神祝聖餅酒,舉行主的晚餐,以紀念祂捨身救贖,並期待祂光榮再來。

在福音裡面,「生命之糧」的言論為信從祂的人而言,是聖言降生成人聖事性的最高峰。耶穌向群眾講述的生命之糧,原來就是他的「肉」;這就是他要為人類作犧牲的肉軀,換句話說,世人應該吃他的肉,喝他的血(若6:52-54),因為他的肉是真實的食品,他的血是真實的飲料(若6:55)。耶穌要求我們信仰他的自身,然後要求我們信仰他的聖體聖事的奧蹟,是由一種寓意的「吃喝」轉換到實際的「吃喝」。我們留意到若6:51-59內竟直接一連用了「吃」或「嚼」七次,及用了「喝」三次,完全無加以解釋,反而更嚴肅地説:「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,不喝他的血,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」(若6:53)。事實上,聖若望在撰寫他的福音時,聖教會舉行「分餅」或「祝謝」禮已有六十多年了,救主基督的體血已經是基督徒朝聖旅程中的必需用糧,使信徒與祂契合,一方面領受這項救恩之賜贈;另一方面,成為祂共融的肢體,並充盈著生命和愛德的力量,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脫免誘惑和罪惡,成為皈依和懺悔的泉源。

聖奧斯定説得很妙:「聖保祿宗徒也給我們講過這天糧:『餅只是一個,我們雖多,只是一個身體』(格前10:17)。呵!熱情的聖事,合一的標記,愛德的鎖鍊。.....為了生活與耶穌結合。信友不該做一個被割掉的肢體,也不該做一個腐朽的肢體,更不該做一個令人害羞的彎曲的肢體;卻該作一個體面、堪當、健全的肢體。這肢體該與基督妙體聯繋,因著天主而活於天主,讓他在下地如今苦忙,好能在天上將來為王。」(St. Augustine, In Joannem, 26,1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