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6日常年期第三十主日第1317期靈泉   

 

2025年10月26日常年期第三十主日第1317期靈泉

[天主,可憐我這個罪人吧! (路18:13)]

本主日的福音連同上個主日的福音,說出了祈禱的兩個要訣:恆心(寡婦)與謙卑(稅吏)。我們看看今天的福音中,耶穌如何用五節經句(10-14)告訴我們該怎樣祈禱。

耶穌對那些自以為正義而鄙視別人的人,講了這個比喻:『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,一個是法利塞人,另一個是稅吏。』」(9-10)我們都知道面對天主都需要悔改,悔改首先就是要改變生活的態度。當人果敢地按照福音精神度日時,卻又掉進一個微妙的誘惑:容易判斷別人沒有像自己那樣真心悔改。比喻中的法利塞人就是一個例子。耶穌時代的法利塞人是正統猶太主義的精英,他們鄙視為羅馬人收稅的稅務員。因為這些人在徵收稅務時中飽私囊。耶穌把這兩種人刻畫出來,比喻的框架是在聖殿裡祈禱:

法利塞人獨自站著像是祈禱,實在是自言自語;雖然他提及天主,卻只是自我誇耀,反而輕看別人、高抬自己,數出的善行是守齋和十分之一的奉獻,卻不提公義及愛天主的義務(參閱路11:42)。他注重的是外表可見的事(瑪6:16-18),也就是法利塞人所依靠的出於法律的正義(斐3:6),但內心的態度,尤其是對他人的愛德,卻絲毫不提。他自高自大,好像除他以外,世上沒有一個好人。

而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,低頭捶胸,承認自己是個罪人,求天主可憐。稅吏謙遜的態度和祈禱用詞,與法利塞人的傲慢和自我膨脹的禱詞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這對比讓耶穌把祈禱的態度總結為:「凡自高的,必降為低;凡自卑的,必被高舉。」首先,人在天主前自認卑微,求主垂憐,會得到天主的寬恕:因此這人回家,成為正義的。但人若數算自己的功勞,自滿自足,不再全心信靠天主,甚或鄙視他人,絕非成聖之道,不能成義。

今日福音的比喻中,法利塞人被天主貶抑,稅務員卻成為義人,給我什麼啟發呢?

 

Posted in 靈泉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