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8日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堂區報告

2025年9月28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第1313期靈泉

 

2025年9月28日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第1313期靈泉

[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,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,他們也不會信服。(路16:31)]

今個主日耶穌講的故事,是要給《路加福音》6:20-26裡說過的「何為真福、何為真禍」一個具體的範例。路加在此歸罪富翁的不是因為他富有,而是因為他沒有把錢財與人分享。

富翁死後在陰間受苦,向父親亞巴郎請求派拉匝祿用手指尖沾水,涼一涼他的舌頭。他所求的水,厄則克爾先知說,將從新聖殿門限下湧出(則47:1),若望更說,耶穌應許的水,是永生的永恆泉源(若4:14,7:37-39)。拉匝祿現在享用的就是這水。亞巴郎沒有應允富翁的第一個祈求,他指出「孩子呀,你可記得你一生怎樣享福,拉匝祿怎樣受苦。如今他在這裡得享安慰,而你要受苦了。」於是富翁提出第二個請求,派拉匝祿到他父親的家,警告他的五個兄弟,免得他們也來這個地方受苦。亞巴郎說:「他們已有梅瑟和先知,聽從他們就夠了!」亞巴郎也没有答應富翁的請求。因為有關財物共享、互通有無,已有清楚、明確的教導,無奈人民有眼看不見,有耳聽不到。

那富翁說:「不!父親亞巴郎呀,假如有人從死者中回去找他們,他們必會悔改。」亞巴郎回答說:「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們的話,即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,他們也不會信服。」(30-31)富翁假定他的兄弟們是尊重梅瑟和先知的,若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的話,即使他們生前所認識的這乞丐活過來找他們,又怎會信他的話呢?路加寫這故事時,耶穌已由死者中復活,宗徒們為復活的耶穌作的許多見證,沒有說服那些富貴人和貪財愛錢的法利塞人(16:14)相信耶穌,何況是勸告他們要回頭改過,把事奉天主和愛近人放在金錢之上?今日當我們仍處在這個貧富極度懸殊的時代,我能為貧窮的人做些什麼,為有效地延續耶穌基督向貧窮人傳報喜訊的使命呢?

2025年9月21日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堂區報告

2025年9月21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312期靈泉

 

2025年9月21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第1312期靈泉

[在小事上忠信的,在大事上也忠信;在小事上不義的,在大事上也不義。(路16:10)]

今天的讀經提醒我們:基督徒如何在世俗中生活,才能忠於天主。

在《亞毛斯先知書》中,先知嚴厲譴責那些藉交易之名壓榨窮人的人,指出天主絕不會忘記這些罪惡。這警告我們:財富若用來壓迫他人,終必成為審判的理由。金錢若淪為自私的工具,便會破壞人與人的關係,也使我們遠離天主。

聖保祿在《弟茂德前書》(2:1-8)勸勉信徒,應為所有人祈禱,尤其是為掌權者祈禱,使社會能在平安與公義中運行。祈禱不能只局限於自身的需求,而要具有普世性的胸懷,因為天主願意「所有的人都得救,並得以認識真理」。當我們舉手祈禱時,應以純潔無私的心,把一切交托於天主。

在《路加福音》(16:1-13)中,耶穌講述「不義管家的比喻」。雖然管家不誠實,但他懂得把握時機,為未來作準備。耶穌並非鼓勵不義,而是提醒我們要善用世上的資源,去行愛德、幫助他人。如此,我們才能在天主前積蓄永恆的財富。祂明言:「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。」若金錢成為主人,我們就失去自由;若以財富作為愛的工具,則能成為天主所喜悅的忠僕。

三篇讀經合而為一的信息是:財富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。若一味追逐金錢,最終會遠離天主;但若以祈禱、分享與慈愛去善用財富,我們就能在世俗中保持忠信,蒙受天主悅納。

今天,讓我們反省:我是否曾被錢財奴役?是否願意把時間、才能與財物轉化為愛德行動?願聖神助佑我們,成為合乎天主心意的好管家。

2025年9月14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第1311期靈泉

 

2025年9月14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第1311期靈泉

基督,我們欽崇你、讚美你、因為你藉著十字架,救贖了普世。

今天教會慶祝光榮十字聖架日,紀念耶穌基督被釘十字的聖架。這個節日通常在每年9月14日慶祝。相傳在公元四世紀初,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,重新發現耶穌的十字架,並藉著它治癒病人及復活死人的奇蹟。自此教會在傳統上,便以發現十字架的日子來慶祝。

讀經一敍述以色列人在穿越曠野的旅途中被蛇所咬,為了獲得治癒而仰望一條懸在木竿上的銅蛇(戶21:4-9)。在福音中,耶穌向尼苛德摩說:「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裡高舉了蛇,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,使凡信的人,在祂內得永生。(若3:14-15)」

我們看到,被綁在木棍上的銅蛇曾經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救援記號,其實,因著他們對天主的仁慈所懷有的信德,天主便拯救了以民;同樣,天主願意拯救所有迷途的罪人,當我們願意把目光轉向十字聖架時,我們會想起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切。

耶穌本與天主同等,卻取了奴僕的形體,空虛自己,以死囚的身分被高懸、且死在十字架上。若從人性的角度看,耶穌的死似乎是徹底的失敗!然而,因著耶穌對天父的愛和服從及對罪人的愛和寬恕,甘願走上這致死的刑具,以祂救贖的寶血,洗淨我們的罪惡,使天人和好。耶穌對天父及世人徹底的愛情,為祂獲得了光榮的勝利。因此,凡「瞻仰」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的奧蹟的信徒,都能保存生命,直到永遠。

在十字聖架上,主耶穌繼續吸引許多人來歸向祂,就如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12年演講中說:「十字架象徵著:愛情戰勝仇恨、寬恕戰勝復仇、服務戰勝駕馭、謙卑戰勝驕傲、團結戰勝分裂。」

 

2025年9月14日 光榮十字聖架慶日堂區報告

2025年9月7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堂區報告

2025年9月7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第1310期靈泉

 

2025年9月7日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第1310期靈泉

[你們中不論是誰,如果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,不能做我的門徒。(路:14:33)

在智慧篇中,題及我們時常費盡力量去追求可腐朽的東西,使精神多慮而不知天主的旨意。也教導我們要祈求上主派遣聖神臨在心中,賜予智慧,這樣我們才得知天父的旨意,行正路得到祂的救援。

今日的福音中,路加用了一個詞語,頗具爭議性,「腦恨」希臘文是「μισέω」這詞路加總共用了七次,六次是用作面對迫害和仇敵,可能當時代的用詞沒有那麼多,這裏面對家人也用上了!令人覺得耶穌的言論有問題。為什麼跟隨耶穌基督要「腦恨」自己的親人?不是我們要相親相愛嗎?其實耶穌基督是想說,如果親人阻礙我們行基督的道路時,我們就不應該聽從,因為基督的道路是正義的、真誠的、真愛的、是獲得救恩的唯一途徑。

基督曾勸人「你們竭力由窄門進入吧!」(路:13:24)天國的門不易入,但祂歡迎所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進入天國。首先要我們放棄在世間可腐朽的一切事與物和人的關係,背起自己的十字架,要完全的奉獻自己,完全投入天主的旨意,傳福音到地極,為主作證。

好像保祿宗徒一樣,為主「傳播福音」到外邦人手中,「愛」所有弟兄姊妹,不要把別人當作奴隸,「為主作證」而「犧牲」自己性命。

若翰洗者在曠野宣講悔改的洗禮,教人修直主的途徑,並以莫大的勇氣,傾流熱血,為真理作證。

神父發「三願」是指神貧、貞潔和服從。幫助他們更完全地奉獻自己給天主,並專心事奉教會和人群。 
完全的奉獻是忠誠,熱愛,勇毅,犧牲,服從主的旨意。

主,求祢派遣聖神降臨我們心中,使我們有能力和智慧去聽從你的旨意,亞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