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堂區報告

2024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第1250期靈泉

 

2024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常年期第十五主日第1250期靈泉

[耶穌召集那十二人,開始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出去,賜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。(谷6:7)]

在本主日中,福音描述耶穌派遣十二宗徒傳教:這是他們的首次任務。耶穌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,這個記載再一次地提醒基督徒,教會是一個負有使命的教會,每一個教會的成員也都是有使命的,是有光榮而重大的使命。

當時耶穌給予指導,首先是有關捨棄物質的精神,宗徒應只帶生活所需物品便足夠,例如棍杖及鞋。因為,如果一個人或團體只關注自身的利益,他就很困難成為天主聖愛的真正傳遞者。教會一直擁有這樣的特質,因為在真福八端中也表示出來,它說:“神貧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”

同時耶穌賜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。特顯這十二人在門徒團體中具有某種特殊性,他們是一直在耶穌身旁、和祂最親近的人。他們透過驅魔和宣講,為耶穌默西亞作證、告訴世人:使人得到自由和救恩的天國將要來臨。

另一方面耶穌提醒門徒們,他們不會常常受到歡迎。有時會遭到拒絕;甚至遭到迫害。耶穌教導宗徒如何回應受到歡迎和被拒絕的情況。如果他們在某人家中得到友善的接待,就應該住在那裡,直到從那裡離去,不可再更換居住地。如果有人接納門徒進入自己家中,理所當然地表示這個家庭接受了門徒所宣揚的福音喜訊。如果他們所碰到的家庭不願接待他們,那麼門徒們就不應在此久留,而且必須拂去「腳下的塵土,做為反對他們的記號」。拂去塵土的行為,是舊約中人們面對不潔的情況表達自保的行動。

主教、神父和各修會的成員是有"聖召",是被天主所揀選召叫的。同時所有基督信徒也有"聖召",也都是被天主揀選召叫的。天主的揀選及召叫,並不是在於我們的功勞,而完全出於天主對我們的愛心。而召叫中存在一種責任,因為天主的揀選同時也是派遣。天主派遣我 們在這個並不容易福傳的世界中去宣講福音,勸人悔改,為他作証。

耶穌吩咐我們出去宣講,透過我們的生活的見證,讓別人體會到,生命是有意義的;讓福音的標記和天主教的臨在清清楚楚的展現在社會中。我們有很多朋友、鄰舍,我們返聖堂是聆聽主耶穌的聖言,領受祂的聖體聖血,獲得力量,然後「出去宣講,使人悔改」。

 

 

 

2024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堂區報告

2024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第1249期靈泉

 

2024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第1249期靈泉

[他這一切,是從那裡來的呢?所賜給他的,是何等的智慧?(谷6:2)]

基督宗教的中心信仰是天主聖子降生成人。這基本的信仰啟示我們有關天主和有關人的真理。有關天主:天主是愛,因著愛祂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。有關人:人是天主的肖像,因為天主子降生成人,祂成了人類的長兄。

對於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這個啟示,今日的福音給我們描寫了人類不信的悲劇。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天主。人類不敢相信天主是愛,不敢相信祂毫無條件降到人間,讓人類分享祂的生命。人類似乎也不敢相信自己是天主的肖像;人有意義、有價值。納匝肋耶穌家鄉的人,象徵缺乏信心的人類;他們不相信人的意義與價值;所以他們對同鄉耶穌起了反感,最後也是不相信自己。

福音中耶穌說:「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,本族,本家之外,沒有不受尊敬。」表面上似乎只指納匝肋,其實這個地球也是祂的領域。納匝肋人沒有尊敬耶穌,最後是世界的罪釘死了祂。這是人類的悲劇,對天主的愛缺乏信心,對自己的人性缺乏信心,降生成人的偉大真理,超越人接受的能力。

耶穌離開了納匝肋,表面上是對他們缺乏信心而無可奈何;好像祂最後被釘十字架上而離開人類。事實上,基督在十字架上啟示了天父的愛;救援也即是恢復人類的信心:信那位無條件愛我們的天主。耶穌不會放棄納匝肋人,如同他不會放棄人類一樣。

從今天福音的光照下,讓我們對於降生成人的信仰再次在自己生命中加以肯定。天主聖子真實地成了人類的一員,祂是那位木匠:瑪利亞的兒子。這堅強我們一方面信賴天主的愛,祂的確常與我們人類相偕;另一方面,我們必須對於自己抱有信心。人是天主的肖像;基督的肖像,是可愛的、值得愛的。這樣將會在我們每人生命中,出現一個奇跡,一個偉大的愛的奇跡。

 

2024年6月30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第1248期靈泉

 

2024年6月30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第1248期靈泉

[耶穌說: 女兒,你的信德救了你,平安去罷!(谷5:34)]

在今天的智慧篇中清楚說明天主是按照他本性的肖像創造人類,不死不滅;但因為魔鬼的嫉妒,引誘元祖父母抗命,死亡才進入這世界。換一句話說罪過是人類造成的。

為了救贖我們的罪,使我們得到自由,與主修好,重獲天主義子女的地位,天主竟然派遣他的唯一聖子為我們贖罪,這一種大愛真是最大的恩典!耶穌基督為使我們充滿信德,他使會堂長的女兒起死回生,透過奇蹟,提前顯示他死而復活的德能,讓我們看清楚祂就是「生命之源」。

在治好患血漏的婦人這一件事上,說明耶穌基督不單止是人,也是神,他存有神力。當人在極度困境中,無法可施,每每都會想起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雖然這有點可惜,但這證明主耶穌基督的存在,和他的「愛」是永遠都包圍着我們,在我們跌倒時,他會伸出雙手扶持我們,「不要怕,祇管信。」

聖保祿宗徒亦都全憑信德,在他極度困難中亦都堅定他的信仰,不動搖,不放棄,繼續為主作證傳揚福音。他為主作證是用行動去實行的,例如:自食其力不倚靠他人,在教會大家庭中,他要求各教友應守望相助,共享財富幫助有需要的人,彼此相愛。古往今來,無論以前或現在,這一切都是我們教會各位教友應有的態度。

但願聖神帶領我們能明辨怎樣共享財富,守望相助,互助互愛。主,你既然是我們的生命之源,求你賜我們恩典,好好藉着我們的人生,能光榮你,愛主愛人,亞孟。

 

2024年6月30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堂區報告

2024年6月23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堂區報告

2024年6月23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第1247期靈泉

 

2024年6月23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第1247期靈泉

[耶穌說:「你們為什麼這樣膽怯?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?」(谷4:40)]

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。在過去幾年的疫情中,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意識到:沒有人可以說,其他國家所發生的事跟我無關。突然間,世界的空間變得很小,其他地方的波浪很快就會抵達自己的家來。

今天的福音,讓我們看到無論是耶穌所在的船,還是跟著祂的其他小船,加里肋亞湖的海浪,對所有的船都有影響。這時候,有耶穌在船上的人多幸福啊!門徒們在害怕中可以立刻去找耶穌,把祂叫醒,述說他們的需要。其他小船呢?他們就像沒有基督信仰的人,只能靠自己。這樣的不安全感是多麼痛苦啊!

身為耶穌的門徒,我們常有祂在我們的生命裡,呼求祂也成了一個普通的事。讓我們不要浪費這福氣,也不要小看這特權,我們要常為他人的需要呼求主耶穌,叫祂平靜人生中的風浪。

在福音中,門徒們一呼求,耶穌就行動了,連其他的小船也得到平安。我們的祈禱也有同樣的影響力,我們一祈禱,世界各地的人也必然受惠。所以,我們應祈求主堅定我們的信德,讓我們用祈禱叫醒在生命中的耶穌,讓祂帶著威能來平息世界上的風浪。

今天,讓我們為人類大家庭祈禱,把今天的大小愛德都獻給有需要的人。 我們全心祈禱:主耶穌,很感謝祢選擇上我的小船,我願意多與祢來往。

2024年6月16日常年期第十一主日堂區報告

2024年6月16日常年期第十一主日第1246期靈泉

 

2024年6月16日常年期第十一主日第1246期靈泉

[它比一切的種子都小,生長起來,卻比一切蔬菜都大。 (谷4:26-34)]

今日的福音中,耶穌向門徒講論天國的比喻,「天國像一粒芥子,比一切種子都小,但生長起來,天空的飛鳥都會棲息在樹上。」福音跟第一篇讀經連繫,「從嫩枝的尖上折下一根嫩芽,(上主)親自把它栽植在高山峻嶺之上,栽植在以色列的高山上,它要生長枝葉,結出果實,成為一棵高大的香柏;各種飛鳥要棲在它下,棲在他枝葉的蔭影之下。」一小根嫩芽、一粒芥子,最後變成了飛鳥棲息的地方,是多麼神妙!!

是的,天國的出現,開始時是很小的,不顯眼的(甚至受迫害);但是,依靠上主的帶領和眷顧,最後成為人類皈依棲息的地方。福音記載,耶穌升天時著門徒往普天下去傳播福音,建立天國,以基督徒的言行向萬民宣佈天國已來臨。不是嗎?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,教會開始時只在耶路撒冷,之後在地中海一帶,再傳到整個歐洲,以至於非洲、美洲、亞洲。時至今日,教會的價值不是已經深入很多文化和社會會嗎?

天國已經出現了嗎?已經完滿嗎? 對的,基督宗教確實存在於世界上很多地方,亦有不少皈依的虔敬信徒。然而,今天我們仍然看到不斷有相反基督教導的事情出現,嫉妒、貪婪、自私、仇恨……以不同的形式、不同的包裝,悄悄地蠶食我們的信仰,以至於有教友感到失望和難過,感到對不起基督。

面對這個時代的挑戰,今天的福音再次邀請我們,一起為天國繼續作證,透過我們的祈禱、愛德和義德行為,為天國的來臨貢獻自己。不要輕看自己,雖然我們可能只是一粒芥子、一根嫩芽,倚靠上主,也可以為天國的實現,帶來極大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