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9日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1300 期靈泉

 

2025年6月29日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1300 期靈泉

[主說:你是伯多祿(磐石);我要在這磐石上,建立我的教會;陰間的門,決不能戰勝她。(瑪16:18)]

我們祈禱大多是渴望天主像魔術師一樣,揮揮魔術棒,回應我們的祈禱;祈求有屋的,單位就出現;祈求要多點錢,就馬上會應驗。這是你我心目中的天主嗎?我們真實的信仰並不是從天主那裡接受了多少個祝福,不是天主多少次應允了我們的祈禱,而是我們對天主的認識有多少?我願意給祂多少空間指引我?

今天的福音邀請我們突破自以為認識天主的框框,允許聖神在生活中啟示我們天主新的面目。耶穌問門徒們︰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我們是否願意讓主耶穌再用祂的苦難和十字架,啟示給我們祂是誰嗎?主耶穌願意和我們分享他十字架上的苦,願意讓我們看見祂是一個軟弱的天主,似乎無力的天主。

伯多祿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主,害怕自己會失去耶穌。對耶穌來說,伯多祿的心態不符合真正門徒的心態度;耶穌渴望的門徒是一位能接受、擁抱,並且信任祂是無能為力的主,因為這樣門徒才能真心愛主。若我們在生活中能體驗到暗中的天主、似乎無能為力的天主,那或許祂正在邀請你突破你自己對祂的認識,進一步地信任祂、愛祂。主耶穌為你是誰呢?渴望我們更認識主耶穌的軟弱。

2025年6月22日耶穌聖體聖血節1299 期靈泉

 

2025年6月22日耶穌聖體聖血節1299 期靈泉

[祂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,望天,祝福了,擘開,遞給門徒,叫他們擺在群眾前。 (路9:16)]

[只要你說一句話,我的靈魂就會痊癒。」

今個主日是「耶穌聖體聖血節」,格林多前書告訴我們,聖體聖事是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,並提醒我們,我們每次舉行聖體聖事,就是為了紀念耶穌為我們犧牲。(格前11:24-25)那麼,我們在領此聖事時,我們又記起什麼呢?

首先,對於一直跟隨耶穌去傳教的門徒來說,見到耶穌治病、驅魔的奇蹟,聽到耶穌教導天國道理的內容,甚至於參加最後晚餐、親眼見到耶穌被捕、審訊判刑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、復活,這許多的回憶都令門徒記起耶穌,並且在擘餅時想起祂。然而我們這些21世紀的信徒,並沒有親眼見過祂,只是從福音中知道祂的行宜、聖死與復活,又會記起祂什麼呢?

的確,我們跟耶穌的關係並不是當年在加里肋雅地區,親自目睹耶穌受苦受難的證人的關係;我們卻是被上主邀請而接受洗禮的人--我們是上主從罪惡中救出來的天主的子女。正因為這份從罪惡中獲救的恩寵,我們更應記念基督的聖死與復活,每次我們看到並領受聖體聖血時,我們記起的是當我們還是罪人時,祂已經邀請我們,沒有半點猶豫,更沒有半點嫌棄。正如福音說:「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,纔是有福的!」(若20:29b)

正如今日福音所記載的「五餅二魚」故事,到來聽耶穌說道理的,沒有向耶穌回饋什麼,相反,耶穌卻吩咐門徒說:「你們給他們吃的罷!」這不是耶穌給群眾白白的施予嗎?當我們在彌撒中看見神父擘餅時,我們又會否想到上主的救恩,亦是無條件的給予我們的嗎?

因此,就讓我們這些被邀請的人,一起反省:我們現在是否住在祂內,祂又是否住在我內。「主,我當不起你到我心裏來,只要你說一句話,我的靈魂就會痊癒。」

2025年6月15日天主聖三節1298 期靈泉

 

2025年6月15日天主聖三節1298 期靈泉

[光榮歸於父、及子、及聖神;就是歸於那今在、昔在,及將來永在的全能者、上主天主。 (默1:8)]

今天是聖三一主日,我們進入了教會年曆中的一個深刻奧秘的慶典,反思聖父、聖子、聖神三位一體的神聖本質。

箴言描繪了智慧的形象,智慧如同上主創造的同工,參與萬物的創造。祂不是被動的受造者,而是主動的伙伴,充滿喜樂地與天主共舞。這提醒我們,生命的根源並非偶然,而是建立在天主永恆的智慧上。當我們尋求智慧,不僅是知識的累積,更是與天主心靈相契合,活出符合祂旨意的生命。

保祿宗徒在羅馬書中教導我們,因信稱義使我們與天主和好,從此擁有和平與喜樂。然而信仰歷程並非平坦。苦難培養我們的忍耐,忍耐塑造品格,品格孕育希望。這希望不只是人間的期待,而是依靠聖神內的愛,這愛是天主對我們永恆之愛的具體印證。即使在痛苦中,聖神的愛使我們不孤單,有力量持守盼望。

在福音中,耶穌承諾派遣聖神,祂是真理的神,引導我們認識真理。聖神不自行發言,而是宣講來自主基督的話語,確保教會能一代又一代持守純正的信仰。聖神的引導提醒我們,信仰不是靜止的,而是持續在生活中更新及成長。

綜合這三段經文,我們被邀請活出以下三重生命態度:首先,追求上主的智慧,讓祂的話語成為我們思想與行動的指南;其次,在苦難中保持信德,靠聖神所賜的愛維持堅忍和盼望;最後,開放心靈,迎接聖神的引導,使我們持續在真理中成長,見證基督的光與愛。

願我們每一天都能在禱告和聖經默想中與天主同行,讓智慧成為人生的明燈,愛成為堅持的力量,真理成為生命的基礎。如此,我們不僅為自己靈魂的救贖,更成為教會與世界的見證,活出天主的慈愛與恩寵。

2025年6月8日五旬節主日1297 期靈泉

 

2025年6月8日五旬節主日1297 期靈泉

「你們領受聖神吧!你們赦免誰的罪,誰的罪就得赦免;你們保留誰的罪,誰的罪就被保留。(若20:22-23)」

「那護慰者,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,祂必要教訓你們一切,也要使你們想起,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。」(若 14:26)

今天普世教會慶祝聖神降臨節,究竟聖神降臨在教會中,意味著什麼呢?

第一篇讀經描述聖神降臨在眾人時,我們彷彿身處現場,聽到一陣響聲,感受到暴風刮來,以及好像有火的舌頭,停留在每人頭上,宗徒們又能講各種語言,以致人人都聽得明白。其實,在舊約《出谷紀》中,在西乃山上,五旬節那天,法律是通過雷聲、閃電、火舌而賜予給以色列子民的。作者路加想教導我們,聖神降臨在眾人身上,已正式代替了舊約的法律,成了基督徒新的法律,因為當聖神的法律進入人的內心後,人心就會改變。在領受聖神後,信徒們開始懷著喜悅的心情讚頌上主,聖神使整個人類轉化成為一個大家庭,人人互相理解,彼此友愛相助。在第二篇讀經中,聖保祿宗徒鼓勵人,希望領受了洗禮的人能夠與他們內的聖神保持一致的行為。

在若望福音中,耶穌在最後晚餐中,向門徒許諾另一位「護慰者」-- 聖神,「祂必要教訓他們一切,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」。耶穌知道,在祂離去後,門徒們將會常常面對新的形勢、新的問題,他們需要在聖神的光照下回應並解決這些問題。聖神會以動態的方式教導人,在人的內心推動著,將人帶向正確的方向,並激發人的善心和善行,使人作出符合福音精神的選擇。

讓我們謙遜地祈求聖神,記得耶穌的教導,在生活中時刻服從祂的指引,並為身邊的人帶來希望!

2025年6月1日耶穌升天節第1296 期靈泉

 

2025年6月1日耶穌升天節第1296 期靈泉

 [默西亞必須受苦,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;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。(路24:46,48)]

對於四位福音作者,路加是最重視耶穌升天的描述,好積極地記載在福音及宗徒大事錄裏。其實他想藉著耶穌的升天奧蹟,突出了教會的使命。耶穌升天不單止是信經的一個環節,亦不是教會要求我們相信眾多信條中的一個而已,它有其獨特的重要性。

今天的福音包含三個特殊的主題:第一、默西亞的苦難;第二、祂的復活;第三、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祂的名向萬邦宣講 悔改,以得到罪過的赦免(46-47)。耶穌要求宗徒門作為這些事的見證人;也就是派遣宗徒門向萬邦宣講悔改。自然,耶穌明白 人的有限性;所以告訴門徒留在這城中,等待接受聖神的洗禮,領取自高天而來的能力;好讓地上的教會喜樂地回到耶路撒冷,這個城市成為教會宣講的出發點。先前的懷疑不信、憂傷害怕,現在都被信仰和喜樂所取代;他們在聖殿裡朝拜天主的行動也說明,相信並朝拜耶穌為主。

故此,耶穌升天表示祂不再自己去宣講,不再親自去治療,而由門徒去代勞。所謂見證人,必定是有所作為的。在宗徒大事錄裏,天使問門徒:「你們為什麼站著向天觀看呢?」耶穌希望基督徒的眼睛是望著地,基督徒和教會的使命是腳踏實地的,將福音的訊息代基督傳揚開去,直至地極。

做基督的見證人這個使命並不容易,福音和宗徒大事錄中都提到聖神的德能,需要依賴聖神的能力去作證。初期的教會,基督徒傳揚福音是非常快捷的,這正是聖神的力量。門徒們做很多事情都是靠聖神的力量,例如選宗徒、選執事、平息紛爭、選定傳福音的地點等,都是依賴聖神的指引。他們作証的成功,就是感受到聖神的力量。

教宗方濟各曾經說過:「這就是見證—— 不只是用語言,但也是通過每天的生活—— 要從每個主日我們的教堂裡進入到平時閒日的家庭、辦公室、學校、會晤的地方、休閒的場所、醫院、監獄、安老院、移民聚集的地方、城市的邊郊……我們必須每週都承擔這個見證:基督與我們同在;耶穌升了天,祂與我們同在,基督活著!」

沒有使命意識的基督徒,難有這些經驗。讓基督的升天,提醒我們自己的使命,即為基督作愛的見證,傳揚愛的訊息,使自己及別人感受到升天的基督原來就在我們中間。

2025年5月25日復活期第六主日第1295期靈泉

 

2025年5月25日復活期第六主日第1295期靈泉

 [我把平安留給你們,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;我所賜給你們的,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。(若14:27)]

兩週後便是聖神降臨節,亦是教會誕生的慶日。故此,禮儀經文和聖言,開始轉向臨在教會團體內的聖神。

今日福音(若14:23 - 29)記載耶穌於最後晚餐中,一段回應次雅各伯的弟兄猶達斯提問的說話:為什麼你要將你自己顯示給我們,而不顯示給世界呢?(若14:22)。雖然耶穌沒有直接答覆猶達斯的問題,但清楚指出天主聖三的奧義及父、子、神間共融愛的關係。衪更預許三項恩寵:(1). 耶穌離世到父那裏去,絕非離棄那些愛祂的人,而是到父那裏去安置他們的住所,祂還會回到這裏來。(2). 天父因耶穌的名將要派遣護慰者聖神,衪必要教訓你們一切。(若14:26)。(3). 耶穌保證要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(若14:27)。獲得這三項恩寵的先決條件,就是愛耶穌和遵守祂的話。

「聖神」在耶穌口中稱之為「護慰者」,祂要呵護現世旅途中的教會,並領導現世教會邁向天上「新耶路撒冷聖城」(默21:2)。。在讀經一(宗15:1-2,22-29)中,記載首次宗徒會議研討外邦人接受信仰加入教會條件的事蹟。經過祈禱、反省、辯論、甚至爭拗,最後宗徒和長老清楚表明決議是由「聖神和我們決定」(宗15:28),表達此決定是由聖神默示。此次會議的決議衝破了猶太法律的桎梏,在外邦世界中更自由廣傳,成為普世的公教會。教會並非純屬人間的團體,而是屬神的團體,在訓導的職務上有聖神的保護默佑。

願我們能聽從「護慰者」聖神在我們內心的教導,使我們以基督的眼光看這世界,去傳揚福音,回應不同的「時代徵兆」及環境轉變!

2025年5月18日復活期第五主日第1294期靈泉

 

2025年5月18日復活期第五主日第1294期靈泉

[如果你們之間,彼此相親相愛,世人因此就可認出:你們是我的門徒。(若13:35)]

若望福音由第十三章開始,報導耶穌生命的最後幾天,由最後晚餐開始直到他死亡、復活顯現的故事。今日這段經文以猶達斯離開晚餐廳作為耶穌對門徒「臨別贈言」(若十三31-十七26)的開始。 這段談話是天主子耶穌給予門徒最後的教導,其內容說明門徒團體未來的生活方向,以及基本的生活態度。

猶達斯的離去將促成耶穌的十字架死亡,然而十字架的死亡並非失敗,因為事實上耶穌的死亡是祂被「舉揚」,並且完成對人的救恩計劃。因此他死亡的時刻就是受光榮的時辰,而且是耶穌和天主彼此使對方得到光榮。33節耶穌指出門徒沒有能力跟隨祂去。耶穌必須先走向十字架,打開生命之道,然後門徒才能跟隨他。之後 耶穌給門徒留下的生活指引是一個「新的誡命」,他們如果實現這個誡命,就存留在耶穌內,和祂保持緊密的聯繫。他們必須將由耶穌身上所經驗到的愛分施給他人,成為一個彼此相愛的團體,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代表耶穌,繼續祂的救世工程。至於耶穌給的命令之所以是「新」, 聖多瑪斯特別提出了三個理由:首先因為這個愛創造出新的人類,使人認識基督;其次,這是在基督賞賜給信仰團體的新精神下實現的愛;第三,這個愛建立了人和天主間「新的盟約」,這個盟約延續了強調「敬畏之情」的舊約。

今日的福音經文為整個世界提出新的生活法律:彼此相愛的新誡命。耶穌命令門徒共同承擔創造新世界的責任,基督徒的「言行」應該使人認出他們真實的「身份」,和他們這種生命動力的來源,願我們都能聽從耶穌的教導,實踐祂的命令,繼續祂救世的工程,並且因此而歸光榮給復活的耶穌基督。

2025年5月11日復活期第四主日第1293期靈泉

 

2025年5月11日復活期第四主日第1293期靈泉

[我的羊聽我的聲音,我也認識他們,他們也跟隨我。(若10:27)]

復活期第四主日也被稱為善牧主日,因為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若望福音第十章,講述耶穌就是善牧。善牧這個圖像令到基督徒在遇到人生低潮時,常能靠著上主的引領,走過黑暗的幽谷,得到一份出自內心的安穩與平靜。

天主被稱為以色列的牧者,帶領他的子民就像牧人帶領羊群一樣,時時刻刻以愛照顧他們,把他們領到清澈的溪水旁。牧羊人與羊群的關係,在於羊聽牧者的聲音,而牧者也認識羊。做主的羊首要條件是要聽他的聲音,從大自然中,從歷史中,以至從人的良心呼喚中,都可以使我們聽到主的聲音。更直接一點,我們若肯多花時間在閱讀聖經中,在祈禱中,在主耶穌的教導當中,我們應該更易於聽到衪。除了聽到主的聲音外,我們也應該開放自己,被主所認識。若我們遵從主的教導,讓祂的訓勉時常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當中,以至他日與主相遇時,讓祂更加認識我們自己。

耶穌說一旦羊聽到祂的聲音,也跟隨祂,祂就會把永生賜給他們,而且誰也不能從衪手中把他們奪去。耶穌有來自天父的力量,可以保護跟隨衪的人,在危難中拯救他們。誰若屬於基督,誰就在天主內,任何邪惡與死亡都不能傷害到他們。

2025年5月4日復活期第三主日第1292期靈泉

 

2025年5月4日復活期第三主日第1292期靈泉

[若望的兒子西滿,你比他們更愛我嗎?(若21:15)]

今日的福音記載了主耶穌授給西滿伯多祿牧養教會的元首職權,實踐了他在凱撒勒雅給伯多祿所應許的:「你是伯多祿(即:盤石),在這盤石上,我要建立我的教會…。」(瑪16:18)。然而,主耶穌把自己的羊群托付給伯多祿以前,三次問了他:「你愛我嗎?」

耶穌與伯多祿的對話,意義十分深遠,極富象徵意義。福音作者描述耶穌在岸上生了「炭火」(若21:9),這令人憶起伯多祿否認耶穌時,大司祭庭院裏也是生了炭火(若18:18)。現在,耶穌要在炭火旁召叫曾經在炭火旁否認他的伯多祿。

耶穌三次問伯多祿是否愛他,似乎有意要伯多祿三次表白他的愛情,彌補他三次對他的否認。當耶穌問伯多祿:「若望的兒子西滿,你比他們更愛我嗎?」(若21:15) 「他們」在原文可解作「人」或「物件」,所以這句話也可以翻譯為:「西滿,你愛我多過其他的東西嗎?」即是說:你是否把我放在生命中的首要位置?伯多祿的三次回答,重申、也肯定了他對主的愛。如此,伯多祿再次回應耶穌的召叫,作他的門徒;而作耶穌門徒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全心全意愛他。

主耶穌是善牧的模範,他認識他的羊,羊也認識他;他用羊的名字呼喚他的羊,羊也認出他的聲音等等(參若10章)。耶穌託付伯多祿去做「善牧」,在他離開之後,伯多祿也得跟著去餵養和照顧耶穌的羊羣。耶穌委託伯多祿時,沒有強調他的權利,更沒有說管理,只囑咐他照顧和餵養羊群的責任。耶穌沒有標榜牧人的地位,只強調善牧與羊的關係。伯多祿和繼承他的歷任教宗,都應向這位大善牧看齊,始終如一地為主的羊群盡心盡力。

聖教會在4月26日為伯多祿第265位繼承人,教宗方濟各,舉行殯葬彌撒。當日主禮的樞機團團長雷樞機在講道說:「當伯多祿三次對復活的耶穌表白了愛情,耶穌就將重大的使命交給他:你牧放我的羊群。這是伯多祿及他的繼承人持續不變的使命,一項愛的服務,跟隨老師及吾主基督。」 雷樞機讚許教宗方濟各「跟隨他的上主、善牧的足跡,善牧和親近他的羊群,尤其關注處於困境的人,為世界上的卑微者、被邊緣化的人,直到他麈世生命的最後一天。」

「跟隨我吧!」(若21:19) 主耶穌這個命令不但是給伯多祿一人出的,也是給一切信友出的。你也聽到復活主基督的召叫嗎?你要怎麼去回應?「你比他們更愛我嗎?」在你的心中,真正看重的是甚麼?是賺取最大的財富、名聲、地位、榮耀及成就呢?還是主耶穌呢?

2025年4月27日復活期第二主日(救主慈悲主日)第1291期靈泉

 

2025年4月27日復活期第二主日(救主慈悲主日)第1291期靈泉

[願你們平安!就如父派遣了我,我也同樣派遣你們。(若20:21)]

「願你們平安!」這是復活的主耶穌賜給我們每一位的禮物。你願意接受祂的平安嗎?平安,不只是一切順心,沒有壞事發生的狀況,而平安正是福音在發生的情況。這是耶穌帶來的平安。在福音中,耶穌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也同時說,「就如父派遣了我,我也同樣派遣你們。」被派遣就是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,離開自己的計畫和生活作息 …… 從世俗的觀點,帶來很多麻煩;這並不是人所想的平安,而是讓天主主導你前進的方向。這樣的平安你願意接受嗎?你願意讓福音發生在你生活裡嗎?

當你發現你的親友和同事就是你被派遣的對象,是天父派遣你去傳福音的對象。他們的反應會是拒絕和嘲笑,但不能打倒你,因為你只不過在做天父託付給你的事情。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,重要的是要去做。在被派遣的時候,你要原諒他人,也要寬恕自己。

我們被派遣就是傳揚赦罪的福音──耶穌早就白白寬恕了我們每一個人。我們又白白領受了這好消息!耶穌對多默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顯示了祂身上的傷口。按我們的想法,平安不會有傷痛。但對耶穌而言,祂的平安可以包含淚水、傷痛、背叛和治癒。讓主的慈悲帶你走向真正平安之路,不是靠你的能力獲得的,而是信賴祂的仁慈,也在於你是否願意寬恕自己和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