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21日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靈泉

2019年 8月25日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靈泉

[你們竭力由窄門進入吧!我告訴你們:因為將來有許多人,想要進去,卻不能進去。(路12:24)]

「主,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?」群眾中有人問耶穌這樣的一個問題,耶穌並沒有提供具體的答案,甚至連一個約數也沒提及。是耶穌迴避問題,不直接回應發問的人嗎?我想不是,耶穌從來都能面對群眾,甚至那些反對他的人,他也從不迴避與他們往來。耶穌不直接回答得救的人數問題,反而提供了得救的方法,這方法便是「你們竭力由窄門進入吧!」 通往天國的路,從來不是一條康莊大道,只有藉著主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,才能夠走向天國裏去。

在聖經的教導裡,得救原是天主的恩賜,也藉著人的信德來完成。但到底將來有多少人得救呢?聖經並沒有提供一個答案。我並不知道提問「得夠人數」之人的心理狀況,他究竟是作為耶穌的信徒而感到自豪呢?還是憂心自己會否被算入得救的人當中呢?但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們必須清楚知道,得蒙救贖並非因我們有些什麼長處,而是因為天主白白的恩寵臨在於我們這些罪人身上。我們原是不配的,救恩只是出於上主的憐憫。

與其關心有多少人得救,倒不如問問自己要走一條怎樣的路,要過怎樣的生活才能得救。雖然通往天國之路未必寬闊,但門總是敞開著。沒有一個罪人會被禁止進入,凡願意並努力的,都能獲得救恩,唯一的條件就是肯認罪悔改,接受耶穌基督帶來的救贖。

2019年8月18日常年期第二十主日靈泉

2019年8月18日常年期第二十主日靈泉

[主說:我的羊聽我的聲音,我也認識他們,他們也跟隨我。(若10:27)]

   在今天的福音中,耶穌特別提到火及他的洗禮。「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,並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!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,我是如何焦急,直到它得以完成!」(路十二49-50)。火有煉淨功能,能把礦石融化,讓金屬與雜質分離。「火」是一個聖經常見的隱喻,用來表達審判、更新、以及天主的話。耶穌來是要用天主的話,燃點與融化我們的心,使我們能悔改更新,遠離罪惡,回歸天父。「洗禮」也是聖經中常見的隱喻,舊約常常用它來表達攻擊及威脅人的狂風巨浪,而在新約中「洗禮」則暗示耶穌的苦難與死亡。耶穌很清楚自己的使命:通過苦難、死亡與復活,完成天父交給他的救援工程,就是他所接受的、也是他的洗禮。面對耶穌的救援,人們可以自由作出相信或拒絕的抉擇,而人們所做的抉擇就成為他們自己的審判。由於相信和拒絕耶穌的是兩批人,他們的生命取向各不相同,他們之間自然產生「分裂」。

   一般人喜歡平穩和諧的生活,一個安寧的狀況。但是耶穌帶來的不是這種平和的狀況,他讓我們認識到實際的情況是一種矛盾的狀況,一種需要與罪惡搏鬥的狀況。因此,他說:「你們以為我來是給地上送和平嗎?不,我告訴你們:而是來送分裂。因為從今以後,一家五口的,將要分裂:三個反對兩個,兩個反對三個。他們將要分裂:父親反對兒子,兒子反對父親;母親反對女兒,女兒反對母親;婆母反對兒媳,兒媳反對婆母。」(路十二 51-53)。耶穌自己就是分裂的標記,他的言行雖然受到很多人的接納與跟隨,但同時亦受到一些人的反對甚至謀害。同樣,耶肋米亞先知雖然說了天主的話,但亦遭到當時的首領排斥與陷害(耶三八 4-10)。反思今天,曾接受了福音、聖神和火洗禮的我們,當實踐基督信仰時,是否也同樣受到一些人的反對、譏笑、敵視、羞辱甚至迫害嗎?這些人或許是我們的朋友、家人和至親。那時,我們必須記起今日福音中耶穌的說話,做好準備忍耐他人的敵視與迫害,參與耶穌的苦難,然後也共享他復活的喜悅和光榮。保祿宗徒也提醒我們,「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,以堅忍的心,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,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:他為那擺在他面前的歡欒,輕視了凌辱,忍受了十字架,而今坐在天主寶座的右邊。」(希十二 1-2)

   總括而言:世界的罪惡必須經過煉淨的審判以及耶穌的洗禮才可以得救,面對耶穌的福音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出抉擇,整個世界也將因著人們選擇或拒絕相信耶穌的決定而分裂。基督徒蒙召的目的就在於為自己、並幫助人做出正確的抉擇。

# 參考及部份節錄自:臺灣天主教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網頁「聖經專欄」

2019年8月11日常年期第十九主日靈泉

2019年8月11日常年期第十九主日靈泉

[你們應該準備,因為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辰,人子就來了。(瑪24:44)]

今天福音的主題,就是要我們時時刻刻對自己的死亡審判做好準備,因為那判官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就來了,第一應注意的就是防止貪婪的心,主要求我們要變賣一切去周濟窮人,為自己準備永不腐朽的錢囊。唯有這樣在天國積攢財寶,才不怕丟失,不怕賊偷,是最保險的。因為我們的寶藏在那裡,我們的心也在那裡,既然我們的寶貝在天上,那麼我們就常常想念天上的家鄉,要常常想天上的事,就是積累那長存的果實:「仁愛、喜樂、平安、忍耐、良善、溫和、忠信、柔和、節制」。這些才是常存的果實,到天國里去才有賞報,至於那人間的財富,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,死的時候全要離開的東西,全部都要放在世界上。

此外,主耶穌要求我們把腰束好,把燈點著。這裡所指的是精神上的帶子,那就是生活規律化,不放縱自己的私慾偏情;點上燈,就等如瑪竇福音25章1-13節記載的十個童女的比喻,要我們像那五個聰明的童女一樣,不但拿著自己信德的燈,還在自己的瓶子里裝滿著愛德的油,無論新郎什麼時候來,他們都會點亮自己的燈,去迎接新郎,不會像那些糊塗的童女一樣,新郎來了,臨渴掘井,向人家去借,要知道聖神的果實,是自己的樹上結的果子:德行、功勞、和愛德、是自己苦修的,是借不來的!我們要準備好我們自己,束起腰點上燈裝滿燈里的油,驚醒祈禱,當主敲門時立刻給他開門。

 

主來的日子不一定,耶穌說如同賊來一樣,聖保祿宗徒也說主的日子要像夜間的盜賊一樣來到(得前5:2)。既然我們不屬於黑暗,所以我們不當像其他人一樣貪睡,卻當醒悟清醒,我們做光明之子的,應當清醒,並穿上信德和愛德的甲,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,這樣我們就無所畏懼了!

2019年8月4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靈泉

2019年8月4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靈泉

[你所備置的,將歸誰呢?(路12:20)]

今天的福音講述耶穌警告跟隨自己的人,切勿醉心於世物。真正的生命不在於豐盛的財帛,金錢不能買人的不死,也不能帶給人真正的幸福,唯有信靠上主才能給人不死的生命。相反,財富還會給人帶來煩惱和憂慮,富人的美夢,到最後總被掌生死大權的上主打破,因為人到最後,只能夠赤裸裸地面對天主的審判。

大家還記得舊約第十誡「毋貪他人財物」是勸勉人不要貪心,克制對地上財富的過度佔有慾,或無節制地貪婪權勢。這構成與第七誡有關偷竊、搶奪、欺詐之根由,並擴展到第九誡有關肉身的貪慾,因為眼目的貪慾,引誘人犯第五誡所禁止的暴力和不義。第十誡還禁止人以不義來損害近人財物,並要求人消除內心的嫉妒。法律和恩寵的救恩計劃務要使人放棄貪婪和嫉妒,並克服一切物質的誘惑,導向至善。跟隨基督的人必須克服這些障礙,把肉身和私慾偏情釘在十字架上,並隨從聖神的引導過聖善的生活。作為基督徒,更應認清人生命的終極關懷以及存在的終極意義,不能以富貴為人生終極目標,不以驕傲去追求地上權勢,而是作神貧的人去尋求天國。羅馬哲學家辛尼加(Seneca)曾說:「安排自己餘年的人,何其昏愚!我們連明天都不能支配。」(訓2:18-19; 雅4:13-15)。路12:21提醒我們應按天主的旨意,善用世上的財物,行善立功,憐憫窮困,就是在天上積蓄財寶,在天主前做一個富人(弟前6:17-19)。

天主聖神,求你降臨,開啟和轉化我們的心目和意志,使我們活出第十誡的精神,死於罪惡和私慾,活於基督賜予的新生命。

亞孟!

 

2019年7月27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28日常年期第十七主日靈泉

[你們求,必要給你們;你們找,必要找到;你們敲,必要給你們開門。(路11:9)]

今天的福音提出一個我們生活中的基本課題:祈禱。第一篇讀經為進入這個課題鋪路,講述亞巴郎為一個犯罪的城市向天主求情的經過。門徒們從耶穌身上意識到,為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,祈禱這件事是何等地重要。

所以門徒們要求主耶穌教導他們如何祈禱。耶穌並沒有講述有關祈禱的「理論」,而是直接給予一個簡短的祈禱格式 ─ 天主經。天主經裏,耶穌教我們親切地稱天主為父,不但對祂欽崇敬拜,還認識自己的責任,協助將基督的國帶到人間,並把自己的過去、現在及將來完全放在天主的手中。

在我們的生活中,天主就是這樣顯示自己的。如果我們沒有開放的心懷和眼目,我們就認不出他。要是我們順從天主給我們的提示,我們便能感覺到,他真的在我們的生命中存在並且主動行動。耶穌幫助我們得到只靠我們人的力量無法達到的成果,在愛的方面尤其如此。耶穌在我們心中激起愛德的動力,使我們能夠一點一點地改變著我們周遭的環境。

耶穌接著又用比喻教導門徒祈禱的態度,也就是要持續不斷地祈禱。運用三個朋友的彼此互動關係來教導門徒,而得以在祈禱的道路中向前躍進。耶穌還對這比喻提出更具體的解釋,連續以三個命令句的形式簡潔地說出,誰如果像這個比喻中的人一樣,不斷地「祈求」、「尋找」、「敲門」,他的祈求就必然會得到答允。

最後耶穌講述了一般家庭情況的比喻,教導門徒懷著信心祈禱;父親總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失望。如果上述的事情對並非十分聖善的門徒都是理所當然的,那麼對於天主而言,更是自然而然的。耶穌在結論中清楚地稱天主為「父」,並強調祂將要由天上把「聖神」當作最好的禮物賜下。

耶穌教導門徒們懇切不懈地祈禱,這些教導不但針對祂當時的門徒和初期教會的宣講者,也及於今日信眾。激勵我們不要因似乎看不見效果而放棄祈禱,反而必須持續不斷地祈禱。

2019年7月21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21日常年期第十六主日靈泉

[瑪爾大把耶穌接到家裡。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。]

瑪爾大很忙,因為請耶穌吃飯不是件小事,他一來,連十二門徒,最少就是十多個人,預備這樣的一頓飯,當然很忙。

妹妹瑪利亞卻「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」(路10:39)沒有幫忙,其實,她也是做著和瑪爾大同樣的事,就是在伺服耶穌,聽他講話。

可惜瑪爾大太忙了,沒有看出瑪利亞的心意,以為妹妹袖手旁觀。這樣一比較,心裡就不舒服,言語間還責怪耶穌,原來她忙碌是為了好好款待耶穌,如今卻反過來,要耶穌幫她評理似的。

不過,因忙碌而忘記了為甚麼忙碌的,不只是瑪爾大一個人。在香港營營役役的人很多,忙了一大堆而忘記了為甚麼要忙的人,可多著哩!但如果忘記了忙碌的原因,最終會導致精神、靈性的死,如同行屍走肉一樣,心神死了。耶穌的話也許會使瑪爾大傷心難過,認為耶穌不體諒自己,偏袒妹妹。不過,這為她也可以是當頭棒喝,叫她有機會停下來,反省一下如此忙碌的原因。

這不是說瑪利亞的選擇比瑪爾大更好,或是說祈禱靜修比使徒服務更好,其實,不管哪一種選擇,不管哪一種生活,我們都應以主為生活的中心,因為我們「所有的人都在基督內達至圓滿」(參哥1:28)。如果瑪爾大能安於自己以忙碌來伺服耶穌,也樂於看到妹妹以陪伴來分擔待客的工作,那麼,她不也是選擇了為她最好的一份嗎?

現在我們還有甚麼要忙的嗎?但願我們不會忙於爭取分秒,而忘記永生,否則,那就是真正的死亡!

2019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14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靈泉

主,你的話就是神,就是生命;唯獨你有永生的話。(若6:63,68)

猶太人每日兩次朗讀法律中有關愛天主的誡命(申6:4-9),後來耶穌提出第二條誡命 – 「愛人」,這與第一條誡命是一樣重要。也許法學士聽過耶穌有關愛主愛人的道理,就拿這道理回答耶穌的反問。耶穌稱讚法學士的回答並勉勵他為承受永生,應去實行這條大誡命。

法學士進一步問耶穌誰是近人,這是一條非常難答的問題,按法利塞人的說法,僅是謹遵法律的猶太人纔彼此是近人,是真以色列人。耶穌為解釋近人的道理,便虛構了一個故事。遇難者可能是一位猶太人,或是一位外邦人,耶穌在此舉出的是一位司祭及一位肋未,這兩種人原是法律的代表及維護人。按他們的教律,他們比別人更該可憐窮人,但是他們見了這個滿身血污的罹難者,不屑走近探視。

耶穌為特別闡明愛的誡命,在舉出司祭及肋未兩種人的冷酷無情之後,即刻托出一位撒瑪黎雅人,作為愛近人的模範。這個撒瑪黎雅人只見到遇難的這個人,與自己一樣是一個人,雖然這人與自已並非屬於同族同教的人,仍然動了惻隱之心。事實上,這可詛咒的撒瑪黎雅人卻成了近人,耶穌於是勸那學士照那撒瑪黎雅人的善表,去行愛德的誡命。耶穌以撒瑪黎雅人對那不幸的猶太人表現的愛德,願意教訓人一個愛德的金科玉德﹕應愛你的近人,不僅限於同國、同教的人和親友,而是涵蓋每一個人,連仇人也包括在內。

各位兄弟姊妹,我們要效法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消除偏見、驕傲和自私的心態,懷著兄弟的愛德關懷,照料近人的生命及為度相稱尊嚴生活所需的資源,好能建立真正兄弟情誼的社會。此外,基督徒要以慈善事業和愛德行動,踐行哀矜神工,即幫助人在肉身與精神上的需要,其中施捨窮人是兄弟友愛的主要見證,實踐天主的正義。司鐸在修和聖事中的慈父角色,代表為罪人包紮傷口的慈善撒瑪黎雅人。上主,求你的聖神塑造我們像你聖子一樣,愛主愛人,實踐慈善,亞孟。

2019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靈泉

2019年7月7日常年期第十四主日第988期靈泉

[那裡如有和平之子,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。(路10:6)]

今個主日的三篇讀經,都是說出「平安與喜樂」,這也回應了耶穌誕生時,天軍與天使一起讚頌天主說:「天主享受光榮於高天,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!」。(路:2:14)

耶穌基督的誕生,就是救恩史的開始。主願意我們罪人得救,給予我們平安與喜樂。主基督用了三年多的時間,去醫病人、幫助弱小、驅魔、去行奇蹟、傳掦天國的來臨,叫人悔改。在祂為我們罪人而犧牲前,祂召叫了十二宗徒外,還召叫了七十二門徒。目的是為了日後傳福音到普天世界全人類。

為了教導我們如何處理教會事務:如福傳、牧民及最重是我們的信仰是什麼,祂說教給門徒,要將「平安」給予祂的人民;宣講天國已臨近,要他們悔改;給人類自由選擇信與否;所有特恩和權柄都是天主所賜,不能自誇自賞而沾沾自喜,但是為做了好事而邁向天國而喜。

耶穌派遣門徒時,是「兩個兩個」的去,分開去「各城各地」。二人同行,有商有量、互相容忍,互相鼓勵,互相提點,互相扶持。這樣門徒才可生存及延續。團體生活的精神亦是這樣。除了福傳外,還要做好事:醫病人和驅魔等。他們的特恩和能力都是天主所賜的,他們不能單靠自己,要信靠主,這點可作我們教會的榜樣。祂也提醒門徒(及我們)自己要做好本份,努力工作,不要帶給別人負累。不要記掛世間的物質,主自會照顧。這些都是基督徒的精神。

在現代生活𥚃,基督徒的精神也可用到社會公益上,如尊重工人的權利和義務,給予合理工資及福利;保護環境,善用及分享資源等等。

主,請祢賜給我們平安與喜樂,常能深入省察自己的良心而悔改,作祢的福傳與和平的工具,亞孟!

2019年6月30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靈泉

第987期2019年6月 30日常年期第十三主日靈泉

 

[上主!請發言,你的僕人在此靜聽。主!唯你有永生的話。(撒上3:9;若6:68)]

今天福音記載耶穌往猶太境去。這趟行程,卻遭受了很大的困難。福音說:耶穌「打發使者在祂前面走」。按照下文看來,使者應該是十二宗徒,其中二人是雅各伯和若望。他們經撒瑪黎雅,人卻不收留耶穌,「因為他是面朝耶路撒冷去的」(9:53)。撒瑪黎雅人與猶太人是世仇,他們自然不會接待一個走向耶路撒冷城的猶太人。

耶穌教人彼此相愛,卻被人拒絕,雅各伯和若望遂勃然大怒,想從天降火來毀滅撒瑪黎雅人,他們明顯未明白耶穌愛的道路。耶穌走向耶路撒冷,就是要以愛徹底行事,這就是他降生成人的目標。「愛」使他不怕耶路撒冷經師和長老們的迫害,無懼城裡執政者的打擊。所以他是不會吩咐火從天降下毀滅撒瑪黎雅城的。

耶穌提醒願意跟隨他的人,「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」;對於延遲回應他召叫的人,他指出應該做的是「去宣揚天主的國」;對三心兩意的人,他警告:「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,不適於天主的國」(路9:58, 60, 62)。

耶穌沒有拒絕任何人跟隨他。不過,跟隨他的人就要走向耶路撒冷,因為那就是他的目的地,他要在那裡以「愛」完全祭獻自己。他已經帶頭在前面走了,你呢?

 

2019年6月23日基督聖體聖血節靈泉

第986期 2019年 6月23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靈泉

主說:我是從天上降下的、生活的食糧;誰若吃了這食糧,必要生活,直到永遠。(若6:51)

聖體聖事是極其重要和非常寶貴的,也是個人和團體成長必不可少的食糧。所有福音關於聖體聖事的描寫都極其關鍵。而聖體聖事的反省也不單聚焦在最後的晚餐,而是貫穿所有的福音中活動,尤其是在我們都熟悉的“五餅二魚”的故事情節中。

群眾要跟著耶穌,耶穌的反應是什麼?“他就迎接他們”。耶穌是迎接人的天主,而不是排斥人的天主,他是所有人都可以無條件接近的天主,沒有規定,沒有限制。耶穌迎接他們,給他們講論天主的國。天主的國是什麼?就是任何人都不會被他的愛排除在外的社會,這個社會裡不是命令而是服務。

耶穌對門徒說:“你們給他們吃的吧”。 福音作者正在暗示耶穌明顯要求“你們找到食物”,還有“你們要給他們吃的”這一含義,耶穌,天主子將成為餅,生命的食糧,而那些接受他的人也要有能力成為餅,成為他人的生命食糧。

那十二個人什麼都不想給群眾,並且提出反對意見:“我們不過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,除非我們親自去給這一切人購買食物。”在這裡他們的語氣似乎有些不滿。他們一點也沒有明白。耶穌講論的“給”,是“分享”。福音記載“原來男人大約有五千”。這是初期基督徒團體組成的數字。但是耶穌對門徒說,也是給他們的一個命令“叫他們分夥坐下”

為什麼耶穌“叫他們分夥坐下”?因為在節日的聚餐中主人們坐下,躺下吃喝。那麼聖體聖事的效果之一就是使參與的人經驗到自己是“主人”。主人是甚麼?是一個有人侍奉的人;他們可以在吃喝時有僕人侍奉他們。所以耶穌要求門徒們服務群眾,並讓群眾體驗到自己是主人。

“約五十人一夥”。五這個數字是一系列的象徵(就像我們看到的五千)象徵了聖神的行動。“門徒就照樣做了,叫眾人坐下”。因此聖神的第一個效果,就是使人們經驗到自己是主人。

然後他們採用了之後在聖體聖事晚餐中一樣的姿勢,耶穌遂拿起那五個餅和那兩條魚,望著天祝福了,掰開遞給門徒,叫他們擺在群眾前。福音作者給我們的這個指示非常重要。“擘開遞給門徒,叫他們擺在群眾前”。這個餅的僕人是門徒們,不是主人們。不是門徒們決定誰吃或者不吃這個食物。也不是他們制定規則,限制或者禁止誰吃或者是不吃。他們是餅的僕人,而不是餅的主人。餅的主人是天主;他們是僕人要做的就是拿起這餅,分給群眾。這在福音中是非常重要的。另外可以注意到在這裡沒有潔淨雙手的要求。福音作者想要人明白參與主的聖宴就是淨化人,為此耶穌正在給予有關那些坐下的人淨化自己,而不是要求門徒們去淨化人群。 “眾人吃了,也都飽了;把他們所剩的碎塊,收集了十二筐”。十二是以色列支派的數目。福音作者想要使人明白天主的國需要實踐的是分享,不是囤積,是進行服務的實踐,而不是靠命令來管理。